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,人们对杂粮的要求更加旺盛。然而,国内杂粮市场很不规范,不时有劣质杂粮冲击市场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杂粮的难储藏性。如今食品安全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,在粮食加工流通企业推广新型包装,确保杂粮安全具有重要价值。我国是世界杂粮**产销大国,高粱、小米、糜子、荞麦、燕麦、大麦、黑小麦、绿豆、红小豆、芸豆、黑豆、蚕豆、大豆、特用玉米、薏米等都是广大消费者喜食的杂粮。
杂粮不好保管,原因是不少杂粮是一种多孔性物质结构,表面积大,容易沾染细菌和霉菌孢子,再加上杂粮本身富有营养,因此很难制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,很容易在加工储藏过程中出现陈化、发热霉变、爆腰等现象。杂粮使用品质明显下降,主要表现为黏性降低、口感变劣、光泽及香味丧失等。因此采用新型科技材料包装杂粮具有重大意义。我国《包装通用术语》国家标准(GB4122-83)中对包装明确定义:“所谓包装是指在流通过行程中保护产品,方便储存,促进销售……”
杂粮陈化变劣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侵害和脂质氧化。微生物引起杂粮变质,其一般作用是分解杂粮成分,把高分子结构的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;同时由于微生物在杂粮中的繁殖而产生多种中间产物,造成杂粮品质全面下降,甚至会产生霉素和恶臭。有些杂粮虽然虽然尚无明显的劣变现象,但营养价值已受损,并且基质往往带毒。脂质的氧化变质也是造成杂粮品质陈化劣变的重要因素。一般杂粮中的脂肪含量虽然只有2%,但化学性质很活泼,容易受到空气中氧气的影响,被水解、酸败和自动氧化变质。脂肪水解后产生具有臭气性质的低级脂肪酸,使杂粮酸度增加,另外还会产生醛、酮类化合物,对人体产生危害。杂粮本身是一个生命体,存在很多活性酶类,这些酶的代谢活动也会导致杂粮变质。此外,杂粮还易受到虫害和鼠类的影响,不仅造成储藏杂粮数量上的损失,而且使杂粮受到污染,导致品质下降。
杂粮包装的安全要求是防酶、防虫、保鲜。目前粮食商品正由大包购买向小包装销售转变,以适应人们生活消费方便、安全、营养、快捷的需求,这要求粮食商品改变包装方式。杂粮运销过程中包装实行“大改小,重改轻”是包装发展的趋势。我国杂粮销售包装从包装材料上看,主要有塑料编织袋,复合塑料袋作为包装容器,而这些包装在运输、装卸、零售等环节存在诸多问题。使用塑料编织袋来包装杂粮,包装方式简单,但材料防潮性和阻隔性差,杂粮易氧化霉变,虫害现象较为严重,尤其在夏季储存期更短。复合袋的抗压强度不够,在运输过程中经常出现破袋现象,在商**里2.5共斤、5公斤的抽真空复合袋漏气率高达50%以上,影响杂粮的保质期。而复合包装主要是由两种材料用胶黏剂直接黏合而成,胶黏剂使用的**溶剂含有“苯类”“酯类”“酮类”物质,容易渗透和迁移,对杂粮造成污染,引发食品安全问题;由于其氧气透过率高和水蒸气透过率高,所以用其包装的杂粮食品很容易氧化、变色、变味儿,从而失去原有的色泽和失去原有的水分,从而导致退货,给公司和客户带来损失,损害消费者利益,影响企业品牌形象。